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2月21日 20.3°C-20.3°C
澳元 : 人民币=4.64
卧龙岗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陈晓陈妍希离婚:生活的裁判永远是自己,而非观众(组图)

1天前 来源: 桌子的生活观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陈晓陈妍希离婚:生活的裁判永远是自己,而非观众(组图) - 1

热搜爆了!

昨天中午,陈晓和陈妍希各自在微博上官宣离婚,结束了长达8年的婚姻。

两个人相同文案,“感恩遇见,今后各自安好,未来同为孩子的父母,共同陪伴孩子成长。”并互相艾特对方。

陈晓陈妍希离婚:生活的裁判永远是自己,而非观众(组图) - 2

短短数语,为这段持续8年的感情画上句号。

没有狗血的互撕,没有模糊的推诿,有的只是对过往的珍视和对未来的责任。

这样的体面,何尝不是对爱情最后的尊重?

这就是两个成年人,最好的告别。

正如陈晓的作品《那年花开月正圆》中的经典台词:

花开月圆终有时,相逢未晚待那年。

回顾两人的情感之路,有高调的甜蜜,有顺遂的圆满,但离开时,也有冷静和体面。

2014年,两人因戏结缘。

2015年8月27日,正值事业上升期的陈晓高调官宣,在个人微博公布恋情;

2016年7月5日,陈晓与陈妍希在安徽合肥领证登记结婚;

陈晓陈妍希离婚:生活的裁判永远是自己,而非观众(组图) - 3

7月19日,两人在北京举办结婚典礼。

陈晓陈妍希离婚:生活的裁判永远是自己,而非观众(组图) - 4

而婚礼地点,更是别出心裁,雁栖湖,和新娘陈妍希的名字撞了一下谐音。

美好的地点,浪漫的婚礼,尤其出圈的是当年的那一个“婚纱吻”,让无数网友相信了爱情的浪漫唯美。

陈晓陈妍希离婚:生活的裁判永远是自己,而非观众(组图) - 5

而婚后,陈晓也给予了她十足的安全感。

陈妍希在节目上曾说起过,婚后,陈晓将财政大权全部都交给了她,想要什么可以毫无顾忌地买。

陈晓陈妍希离婚:生活的裁判永远是自己,而非观众(组图) - 6

陈妍希出去工作,陈晓经常会突然探班,给她送鲜花和惊喜。

陈晓陈妍希离婚:生活的裁判永远是自己,而非观众(组图) - 7

两人的口味很不相同,陈妍希口味清淡,陈晓比较喜欢重口味的菜。所以他们每次出去吃饭,陈晓都会先帮她试菜,确定哪一道菜是她喜欢吃的才确定这个。

陈晓陈妍希离婚:生活的裁判永远是自己,而非观众(组图) - 8

在生活的细节上,陈妍希也说过,婚后他们一直在小小世界里面稳稳当当过自己开心的日本,外面世界的那些东西其实不太重要。

此类种种,都能让人感受到,在爱的时候,他们是热烈而真诚地为对方付出的。

明星婚恋向来是茶余饭后最好的娱乐消遣,也是大小话题中最好搓圆捏扁的一个。

所以,今天的热搜一出来,很多人表示惋惜。

甚至很所网友按捺不住好奇心,开始各种揣测。

有人觉得是因为聚少离多;

也有人认为是性格不合;

还有人搬出了一些绯闻八卦,来力证婚姻是爱情的坟墓。

其实,每一段婚姻的背后,都有着各自不同的曲折心路。

我们不是他们,无法真正了解他们在婚姻中所经历的酸甜苦辣,所以不应无端猜测和指责。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轨迹和人生选择,他们也和普通人一样,有权利去追求自己认为的幸福。

离婚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

而且在他们的声明中,最让人有感触的一点是“共同陪伴孩子成长”。

他们选择将父母的责任放在夫妻关系之上,这种成熟的态度,恰恰是基于彼此对孩子最深的爱。

与其让孩子在聚少离多的家庭关系中成长,不如让他们看到父母虽不在一起,仍能协作关爱自己。

这种“合作式育儿”,远比勉强维持表面和谐更有教育意义。

众多网友的“意难平”,或许可以转化成对当事人的选择和尊重。

要知道,结婚不一定会幸福,但离婚一定是为了幸福。

陈晓陈妍希离婚:生活的裁判永远是自己,而非观众(组图) - 9

看了陈晓和陈妍希的婚姻,我忽然悟到婚姻中的一个道理。

婚姻的存在,是让彼此变得更好。

不是到了某个时间段,就必须要设定的人生闹钟,更不是为了维持某段关系,强硬把两个人扯到一起。

婚姻从来不是梦幻的童话,而是两个真实个体的磨合。

所以,它从来都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我们很多人,总是喜欢将离婚视为“悲剧”,但很多的心理学研究显示,当婚姻已经无法提供情感支持,甚至是成为痛苦来源的时候,和平分手,才是对彼此的成全。

两人分开之后,或许彼此能重新找回自己,探索更完整的人生维度,发现生命更多的可能性。

男性也好,女性也罢,他们都能在自己的赛道发光发热,走得更远,而不是紧紧被婚姻捆绑。

纵观陈晓和陈妍希的作品,相遇之初两人均已拥有代表作,出圈的也并不是两人合作的项目,相反,婚后两人各自在自己的领域踏实地耕耘着。

陈晓陈妍希离婚:生活的裁判永远是自己,而非观众(组图) - 10

陈晓早期在《宫锁珠帘》中饰演配角崭露头角,再到《笑傲江湖》中复杂多变的林平之,他始终能以精准的角色驾驭能力赢得观众认可。

2013年,电视剧《陆贞传奇》在湖南卫视播出,陈晓第一次挑大梁出演男一号高湛。

陈晓陈妍希离婚:生活的裁判永远是自己,而非观众(组图) - 11

这剧播出的第一天,陈晓的新浪微博就增加了3万多粉丝,他也被称为“古装男神”。

因为在电视剧《陆贞传奇》中的出色表现,陈晓荣获2013年度国剧盛典“极具青春号召力演员奖”,以及亚洲偶像盛典“最具潜力男演员奖”。

2017年,陈晓凭借《那年花开月正圆》获得2017亚洲影响力盛典“最佳男演员”。

陈晓陈妍希离婚:生活的裁判永远是自己,而非观众(组图) - 12

在这部剧里,有一场要把他摁在水缸里的戏。

饰演沈四海的谢君豪不太敢用力把陈晓往水缸里按,但陈晓告诉他:“豪哥,你真用力吧,我没关系。”

就这样一直拍了十几条,水缸里的水从温的变成凉的,陈晓被闷到最后,差点就没气了,但他依然不肯放弃,要求到达最好的效果。

陈晓陈妍希离婚:生活的裁判永远是自己,而非观众(组图) - 13

为了角色,他会付出诸多努力,在拍摄《宫锁沉香》时他曾健身三个月,因为古装对男演员的形体要求更高,为了塑造好这个角色,他会把自己全然投入进去。

编剧苏晓苑曾这样评价陈晓:“没有镜头的时候,他很拘谨、游离,但是只要一喊开拍,飞扬跋扈,潇洒自如,仿佛另外一个灵魂附体。”

有圈内人士是这样评价陈晓:他很敬业,不擅长跟媒体打交道,是一个“内秀”的人,对自己的演员事业,一直是专注而执着。

他不喜欢过度曝光自己的生活,更多地把精力放在作品上。

不热衷于参加过多的综艺节目来博眼球,而是默默耕耘在演艺事业上,用作品说话。

陈晓骨子里是一个比较诚恳而真挚的人,不会为了迎合他人而说一些违心的话或做一些虚假的事情。

比如之前有人提出让粉丝为票房花钱的行为,但他一直拒绝,提醒粉丝不要花冤枉钱。

遇见粉丝被骗,他也会连发数条微博为其打抱不平。

陈晓陈妍希离婚:生活的裁判永远是自己,而非观众(组图) - 14

从始至终,陈晓是一个低调努力而真诚的演员,不喜欢拿自己的婚姻做噱头去炒作。

所以,陈晓和陈妍希的感情,无论外界如何喧嚣,他始终都保有自己的节奏和体面。

什么时候在一起,什么时候结婚,都有自己的时间线。

而现在,走不下去了,想要分开,也是两个成熟的人商议的必然结果。

一别两宽后,两人也会走上更高的维度,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打造出更多的好作品。

陈晓陈妍希离婚:生活的裁判永远是自己,而非观众(组图) - 15

其实,纵观这些年,明星们的分分合合不在少数。

杨幂在最当红的时候嫁给了大她12岁的刘恺威,两个人当年的互动,简直要流出蜜来。

陈晓陈妍希离婚:生活的裁判永远是自己,而非观众(组图) - 16

但几年后,突传婚变,劳燕分飞。

黄晓明和杨颖的世纪婚礼,曾惊艳了无数人。

陈晓陈妍希离婚:生活的裁判永远是自己,而非观众(组图) - 17

但再浓烈的爱,依旧敌不过时间。

章子怡在事业大成的时候爱上了摇滚中年汪峰。

陈晓陈妍希离婚:生活的裁判永远是自己,而非观众(组图) - 18

然而,生下一儿一女后,仍然是离婚收场。

向来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

曾经,我们把离婚看成是“婚姻的失败”,但这几年,我们却发现越来越多的网友开始变了,他们会对别人的离婚表达祝福和尊重。

因为越来越多的人渐渐明白:

离婚或者结婚,都是人生在当下做出的一次决定,这无关对错,也不足以改变或证明一个人的全部命运。

八年时光,他们赠予彼此最美好的青春,孕育了美好的生命,也留下了无数动人的瞬间。如今选择分开,不过是换一种方式延续对家庭的责任。

离婚不是终点,而是关系的重构。

从夫妻到朋友,从爱人到家人,人的关系形态是可以流动的,而唯一不变的就是他们对孩子的爱。

作为旁观者,我们不必唏嘘“童话破灭”,而应致敬这份清醒与勇气。

又有多少人困在“别人会怎么看”的焦虑中勉强维系痛苦的婚姻?

而陈晓与陈妍希的抉择提醒我们,生活的裁判永远是自己,而非观众。

婚姻的终极意义,从来不是绑定两个人,而是让彼此成为更好的自己。

最后,祝愿他们越来越好,也愿所有在感情中挣扎的人明白:

“成全”二字,有时候比“坚持”更接近爱的本质。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