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2月22日 17.3°C-17.8°C
澳元 : 人民币=4.61
卧龙岗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深圳“AI公务员”事件:别睡了,该醒醒了(组图)

22小时前 来源: 拾遗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AI,不是我们的敌人。

01

时代的巨变像潮涌,

深圳“AI公务员”事件:别睡了,该醒醒了(组图) - 1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02

深圳“AI公务员”事件:别睡了,该醒醒了(组图) - 2

昨天看到一条新闻:

AI公务员上岗了。

当许多人还觉得,

公务员是最后的稳定,

永远不会失业时,

深圳福田区推出了首批70名

基于DeepSeek开发的AI数智员工。

这些AI公务员,

可以直接替代公务员服务。

比如以前要去窗口,

现在不用再排队

直接AI指引办完。

比如以前公务员写材料,

只能靠办公室科员

现在AI可以在几秒内生成文书,

自动分析筛选招商引资的资料,

各种民情周报日报也能一键生成。

AI公务员可以适应240个场景,

而且它有比人更厉害的竞争力:

效率奇高、不会出错。

5天的工作量5分钟就能搞定,

审批时间直接缩短90%,

公文格式修正的准确率也超95%。

最重要的是:

它不领工资、不交社保、不会摸鱼

以前我们对于AI还没什么实感,

可当它真的出现在我们身边,

才真正深刻体会到:

AI智能时代真的来了。

03

深圳“AI公务员”事件:别睡了,该醒醒了(组图) - 3

不仅是AI公务员,

AI主持人也出现了。

以前的主持人一直被要求

具备极高的播音准确率

和出色的临场应变能力。

然而,人毕竟不是机器,

难免会犯错、失误。

但AI数字人具有天然优势,

能够真正做到零失误。

杭州就出现了AI主持人。

春节那几天,

新闻都是AI主持人播报的,

很多人一时间还识别不出来。

照此趋势下去,

新闻读稿以及播音相关的工作,

很可能会被AI主持人所取代。

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

能找到的工作就少之更少了。

AI不仅可以替代主持人,

你还记得前段时间,

刘强东直播带货吗?

深圳“AI公务员”事件:别睡了,该醒醒了(组图) - 4

当天他直播一个小时,

观众达到了2000万,

订单总量突破10万单。

可其实这根本不是他本人,

而是基于刘强东制作的AI数字人。

相貌声音口型都对上了,

也就是说,

现在如果我们想要直播,

或者想拍短视频,

不仅可以不出镜,

还可以用AI写稿,

AI直播带货等等。

他们没有镜头恐惧症,

表现的可能比真人还好,

照样可以卖出去产品,

还能24小时不停歇的工作,

想想以后,

都是AI数字人在主持在带货,

那个画面真的是很难想象。

04

AI其实已经在不知不觉间,

改变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你喜欢看网文吗?

你有没有想过,

你花钱追的小说,

可能是作者用AI写的。

前几天晋江就有作者被扒出了,

收费章节靠着AI写的,

要不是忘了删指令,

根本没有人会发现。

深圳“AI公务员”事件:别睡了,该醒醒了(组图) - 5

AI对教育行业的冲击很大。

就像我自己的孩子,

做数学作业需要整理错题集,

之前都是靠着手抄。

但现在AI简单扫描一下,

就直接把错题收录了,

还会给你分门别类分析。

除此之外,

AI还会帮你分析试卷。

根据你的错题,

判断出你哪个知识点薄弱,

给你专门出相关知识点的题,

攻克薄弱项,

只要你用好AI,

数学成绩提高真的非常快。

而英语上的变化更明显,

以前想要锻炼孩子口语,

还得专门找外教,

可现在AI可以跟你直接对话。

而且AI都是通过大数据分析,

能实现一对一精准教学,

直接让很多的教辅机构下课了。

以后AI的普及率和智能化提高,

将会有大批的教培从业者失业。

深圳“AI公务员”事件:别睡了,该醒醒了(组图) - 6

AI对交通行业的影响也很大。

前段时间爆火的萝卜快跑,

揭露了无人驾驶是主要趋势:

未来所有车都变成小型的高铁,

人人都是乘客,

没有插队,没有酒驾,没有拒载,

车和车之间都是相互联通的,

你走哪条马路,

用什么速度行驶,

都在出发的时候被设定好,

机器会开得比人更好,

会有更少的交通事故,

更少的堵车,

甚至在将来连红绿灯都不需要。

深圳“AI公务员”事件:别睡了,该醒醒了(组图) - 7

最值得期待的,

是AI在生物医药行业的彻底革命。

过去胰腺癌被称为癌症之王,

传统的诊断,

医生无法在早期发现。

但上海一位医生就用AI,

训练出了一个大模型,

仅仅使用胸部平扫CT

就实现早期胰腺癌的诊断。

还有前几天,

华为的病理检测AI发布,

过去一张组织切片,

诊断需要五到十分钟,

现在用AI几秒钟就能完成。

北京儿童医院出现了AI医生,

外科的手术机器人,

精准度甚至高到

可以在直径小于一毫米的血管

或是神经上动手术……

2024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哈萨比斯

曾作出过预测:

因为 AI 的迅猛进展,

十年内所有的疾病都有可能被治愈。

如果回到十年前告诉你

一个AI能做这么多事,

我想没人会相信。

但现在,

AI的发展已经让人不敢想象,

科幻电影里的一幕幕,

很快就会成为现实。

05

新事物的出现,

总是伴随着争议,

当AI逐渐深入生活的各个角落,

很多人的第一反应,

却是害怕和抵制。

点开相关新闻的评论区,

各行各业都感觉到了强烈的危机感,

大家都很担心,

自己会不会成为被替代的那个?

确实,AI的到来,

一定会让一群人被迫成为“炮灰”。

毕竟有血有肉的人类,

无法像AI那样,

做到24小时不停歇工作,

也难保证工作中一点错误都不犯。

与先进且功能强大的AI相比,

人类的竞争力正在逐渐减弱。

但仔细想想,

我们又真的能阻挡科技的进步吗?

其实不止中国,

各个国家都在抢占人工智能的先机,

Chatgpt、Sora、OpenAI……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

不管你愿意不愿意,

我们都不可能阻挡,

如果你一定要选择抵抗,

那么这个车轮,

只会从你的身上滚过去。

想当初:

ETC刚出来的时候,

收费员以被抢工作为由极力反对,

但如今ETC已成为主流,

高速收费员越来越少。

电车刚出的时候,

老车主都嗤之以鼻,

可如今电车走入千家万户,

智能驾驶、无人驾驶越来越成熟,

反而是油车品牌掉队了。

世界经济论坛里提到:

机器人革命会在全球

导致9700万个工作岗位消失,

但也会有同样多的工作岗位出现。

任何一个新事物的出现,

都会带来双重效应——

一方面

淘汰那些未能适应变化的人,

一方面

给拥抱变化的人带来机遇。

拾遗君鼓励大家做的,

就是比其他人更快地,

去拥抱科技和变化。

06

深圳“AI公务员”事件:别睡了,该醒醒了(组图) - 8

想要不被淘汰,

先要避免成为以下几类人。

第一:

只会做机械工作的工具人

有一个词叫:黑灯工厂。

什么意思?

就是几千平的车间工厂,

连灯都不用开,

以前需要上千名工人两班倒工作,

现在只需要配备一两个技术员,

机器可以24小时不停生产,

大量的流水线工人被淘汰,

但是机器人技术员越来越稀缺,

是掌握了最新技术的工人,

得以留存了下来。

你还记得唐山那位收费站大姐吗?

在被淘汰的那一刻,

她高喊着:

“我36岁了,

把青春都给了收费站,

现在除了收费什么都不会。”

可她的哭喊并没有没换来同情,

反而是一句冰冷的活该。

未来最先被替代的,

定是没有技术含金量的机械化工作。

人一旦变成了机器上

一颗非常机械化的螺丝钉,

当整个机器失去价值的时候,

就会瞬间失去价值。

所以人啊,

一定要保持自己价值的稀缺性,

越稀缺,才越不可替代。

07

深圳“AI公务员”事件:别睡了,该醒醒了(组图) - 9

第二:

固步自封的守旧人

前段时间有条新闻:

身价千万上亿的义乌的老板娘,

每天坚持早起,

在开门前去学英语,

晚上关门后还去上夜课,

只为多学一点做生意的知识。

她们让我想起许多实体店老板,

他们看着空荡荡的人流,

躺在沙发上感慨:实体已死,

却没有采取任何行动。

有时候一个人赚不到钱,

只怪大环境、新趋势,

却忽略了,

是自己跟不上环境的变化。

义乌袜子店老板傅江燕,

学历不高却自学英语,

凭借一段英文产品介绍,

第二天就卖空了12000双圣诞袜。

50多岁的骆洪英,

靠着学英语,去国外开直播,

一天就卖出1000多单。

卖雨伞的张吉英,

通过AI技术,

将中文的产品介绍,

转化成36种外语版本,

吸引来了五六十名外商。

新技术的浪潮不可阻挡,

唯有跟上节奏才有机会。

如果一味地固步自封,

拒绝学习和适应新技术,

一定会在时代的浪潮中被淘汰。

08

深圳“AI公务员”事件:别睡了,该醒醒了(组图) - 10

第三:

躺平摆烂的消极人

还记得当年甲骨文公司裁员,

那些工程师拿着横幅哭喊:

我们要工作,

孩子要上学!

可当其他互联网公司

给他们机会面试时,

很多人连第一轮都没过。

他们当中很多人都曾是名校精英,

但这些年在公司里躺平摆烂,

不仅没有进步,

反而连最基本的技术能力都丢失了。

他们以为自己工作很稳定,

但当竞争时才发现已经晚了。

有多少人现在,

正过着温水煮青蛙的日子?

正过着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日子?

当时代的大幕落下,

他们想跑都跑不掉。

这个世界唯一不变的,

就是它会一直在变化。

09

深圳“AI公务员”事件:别睡了,该醒醒了(组图) - 11

写这篇文章

不是为了要引发焦虑,

更多是想要引起大家的警醒。

如何正确看待AI?

首先要确定一点:

AI不是我们的敌人。

未来AI更多还是在为人服务,

帮助人解决一些繁琐杂乱的工作,

节省时间、提升效率。

让人可以用更多时间精力,

去干更高阶的事情,

追求更有价值的目标。

正如OpenAI首席科学家所说:

AI是认知的显微镜,

它放大的不是机器的智能,

而是人类理解世界的深度。

我们要善用这个工具

解决人类难以解决的难题,

让我们的生活过的更好。

AI的出现,

不是为了淘汰所有人。

前几天的中国民营经济发展大会,

让我感触最深的,

是走在科技前沿的企业家的年龄。

最大的任正非已经81岁了,

而六、七十岁的企业家比比皆是。

但就是这样一群人,

依然紧跟时代转换方向,

学习着最前沿的技术,

让公司走上科技创新的道路。

这让我想起了当年阿里,

年薪40万招聘资深产品体验师。

83岁的奶奶能组织线下活动,

62岁的大爷拿出自己做的PPT……

所以你看,

什么年龄算晚呢?

没有人会因为年龄被淘汰,

反而是固步自封的心态会被淘汰。

面对层出不穷的新科技,

我更希望大家脚步紧跟,

去拥抱这个时代的变化。

《爱丽丝梦游仙境》里,

红皇后说过一句话:

想要停在原地,

你必须奋力疾跑;

想要突破当下困境,

那得去用倍速前行。

路虽远行则将至,

事虽难做则必成。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