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澳洲移民危机并不存在,政客操纵民众情绪获利(组图)
迪肯大学移民与文化交流研究领域的特聘教授Fethi Mansourin在Pearls&Irritations网站上发表题为《制造移民“危机”的四大关键流言》的评论文章。
文章称,澳洲的移民话题被政治操控,并阐述了关于“澳洲移民危机”的四大流言。
全文如下:
所谓的“澳洲移民危机”已成为2025年联邦大选中的核心议题之一,但这一说法却建立在一系列误解之上,只需稍加查证就能轻易揭穿。
几十年来,移民议题一直被政客们操弄,成为他们发出“狗哨政治”信号和传播错误信息的工具。如今,2025年的大选宣传看来也将延续这一老套路。
(图片来源:Pearls&Irritations)
由于缺乏一个清晰、统一、具有前瞻性的长期移民政策,如今的澳洲移民体系在2025年显然已经不合时宜。移民群体就这样成为被人为制造出来的政治争论的主角,而政客们则竞相发表耸人听闻的言论来博人眼球。
然而,这场争论中所流传的许多观点都缺乏事实依据。不论是移民数量、对经济、民主与社会的影响,甚至是对环境的影响,种种流传甚广的说法在事实面前都站不住脚。
从近期美国、英国、印度和阿根廷的选举也能看出,移民问题如何被各国政坛炒作发酵,演变成重大政治议题。
“管理移民”常年位列澳洲公众最关心的十大议题之一,约有35%的澳洲人支持减少移民人数。
2001年,“Tampa号事件”主导了当年的选举走势,时任总理John Howard一句广为流传的话成为转折点:“我们将决定谁能来到这里,以及在什么条件下。”类似的言论,此后二十多年在澳洲政治话语中反复出现。
图文无关(图片来源:网络)
移民之国
尽管近年来社会上反移民情绪升温、相关争论加剧,但我们仍必须正视一个事实:移民在塑造澳洲国家认同、推动经济发展方面,始终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么,关于移民的那些“传言”到底是真是假?
实际上,澳洲自开埠以来就是一个地道的移民国家。无论是殖民初期,还是今日的多元文化社会,移民始终深深影响着国家的发展路径。
劳动市场的补充始终是移民潮的重要推手。各州政府早在联邦成立之前,就已主动引导移民前来以满足劳动力需求。事态直到1901年《移民限制法》(即臭名昭著的“白澳政策”)出台后才发生变化。
在一战前,来澳移民以欧洲人为主,而至1960年代,多元文化政策的推行带来了明显的转变,来自非欧洲国家的移民数量显著增加,这一进程也与澳洲一段长时间的经济增长期相伴而行。
直至今日,尽管反对移民的声音日趋高涨,我们仍需认清历史与现实:正是移民群体塑造了今日澳洲的文化多样性和经济活力,他们是国家成长的基石。
图文无关(图片来源:网络)
关于移民的几大误区
公众对移民系统的误解由来已久,流传最广的包括:
- 移民太多,“白人澳洲人”很快就会成为少数群体;
- 移民会损害经济,导致失业、通胀和住房短缺;
- 移民威胁自由民主,移民往往是罪犯,或者会破坏国家文化与社会和谐;
- 移民不利于可持续发展,甚至可能破坏生态系统;
误解一:数量太多?
这种夸大移民数量的恐慌情绪主要源自对非白人移民的焦虑,但真实情况并不支持这一说法。从2008年起,移民规模一直较为稳定,直到新冠疫情期间有所下滑,随后2022年出现短期反弹。
2023年,移民总数约为19万人。该数字不仅处于历史正常范围,其实还低于大多数OECD国家的平均水平。其中,国际留学生和其他临时签证持有者占据了很大比例。
误解二:影响经济?
将移民与失业、通货膨胀或住房紧张划等号,忽视了一个关键事实——移民长期以来对缓解澳洲劳动力短缺起到了积极作用。
无论是技术工人还是普工,新旧移民始终是澳洲经济增长不可或缺的推动力。
过去几十年中,移民带来的技能与经济效益总体呈正向影响,相关研究证据充沛。移民不仅助力提升劳动生产力,国际学生也为国家经济注入大量收入。在文化上,他们的多样性也丰富了澳洲的社会面貌。
图文无关(图片来源:网络)
误解三:威胁民主?
部分呼声将移民描绘成拒绝接受西方和澳洲的自由价值观、危害民主制度的“外来者”。这种言辞往往与安全主题、排外民族主义调调相勾连,鼓吹“外国干涉”以及质疑移民的忠诚度。
尽管自2001年起,澳洲政治与安全立场日趋保守,2013年之后更加强调“边境保护”,但至今仍无实证数据支持移民对国家民主或安全构成重大风险的说法。
此外,将移民污名化、妖魔化为“文化威胁”和破坏社会凝聚力的做法,也缺乏事实基础。过去17年,澳洲在社会凝聚力方面持续表现稳健、水平较高。
误解四:破坏环境?
有人认为海外移民净增长提升了总人口规模,因此对环境造成冲击。然而理性分析即发现问题不在移民本身,而在于人口增长的平衡问题。
澳洲的出生率正持续下降,若没有稳定的移民流入,将很可能步入“人口寒冬”,出现人口老龄化严重、劳动人口减少、公共服务难以持续等趋势。
换言之,当前的移民配额甚至不足以弥补未来的人口萎缩,更难支撑经济增长和服务供给的基本需求。
当下的争论
移民议题之所以反复出现误解,一个重要原因正是澳洲移民政策本身长期缺乏战略性和清晰度。
自1996年起,澳洲采取了更加安全化、排他式的移民管理路线,其后每次大选几乎都将焦点放在寻求庇护者和边境控制问题上。
如今,无论是执政方还是在野党,对限制移民数量几乎已达成共识,争论焦点主要集中在“谁砍得更狠”。
工党希望将年移民上限控制在19万人,而反对党的联合党则提出在未来四年将年度移民配额削减至平均15万人。
虽然大多数澳洲人对移民和多元文化持正面看法,但反对声音往往更激烈,容易在政治舞台上占据上风。
可事实上,移民不仅没有削弱国家的发展,反而始终是澳洲经济繁荣与社会活力的核心支柱之一。
公众当然有权就移民进行讨论,但前提应是基于真实的数据和理性的分析,而不是被偏见和谣言操控的分裂性言论。
*本文作者Fethi Mansouri教授是迪肯大学移民与文化交流研究领域的特聘教授,也是Alfred Deakin公民与全球化研究所(Alfred Deakin Institute for Citizenship and Globalisation,简称ADI)的创始主任。该研究所是澳洲领先的社会科学与人文学科研究机构之一,在多个学科领域开展重要研究。
Mansouri教授荣获过多项国内外学术奖项,其中在2023年与2024年,他连续两年被《澳洲人报》研究杂志评为澳洲人类移民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
(Al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