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妈妈爆料:来澳洲十多年,丈夫连存款都不告诉我...这算是家庭暴力吗(组图)
最近,有华人妈妈爆料,来澳十多年,全职带娃,家务上学一手包办,经济却完全依赖丈夫,甚至连家庭积蓄都无从知晓...
这算不算一种家庭暴力?
最近,澳洲华人妈妈在社交媒体发帖分享了自己的经历:
● 丈夫只给她信用卡副卡,只能用于日常开销,无法取现;
● 家里积蓄和财务状况丈夫“一概不说”,自己找他协商多次,却被拒绝开设联名账户(Joint Account);
● 房贷虽是联名,但账户仅用于还贷,无法掌握实际家庭收入和资产情况。
对于自己这种情况,她在社交平台真心发问:
“请问怎样才能保护自己的权利?”
*Joint Account(联合账户)是一种由两个或多个持有人共同管理的银行账户,通常用于伴侣、家庭成员或商业伙伴之间的财务共享。
所有账户持有人都可以看到账户里所有钱,有权存款、取款和管理资金。
这条帖子一出,很快引发网友热议。
有网友表示,这不就相当于免费保姆吗?
其他多名网友纷纷留言称:这不仅是不公平的家庭分工,更被澳洲法律定义为经济控制(Financial Abuse),
属于家庭暴力
(Domestic Violence, DV)
的一种形式!
“这个是financial abuse!”
“这是妥妥的DV,已经是在澳洲法律界以及各个警局网站定义的financial abuse,姐妹你都不用花钱找律师了,如果被定义成DV,直接找社区、街道、康嫂、legal aids以及州政府,全都是100%免费帮助你!”
“如果你在新州,可以直接报警,这属于financial abuse,是刑事犯罪coercive control的一种形式。”
很多人以为家庭暴力只包括肢体伤害,然而在澳洲,剥夺配偶的财务自由、限制其获取家庭资金、隐瞒共同财产,都可能被认定为家庭暴力的一部分。
看到这位妈妈的情况,网友们纷纷对她的未来表示担忧:
“副卡一般都是给小孩或者sugar baby,结婚时候没有开joint account,那就是这辈子都没了。”
“必须联名,不然哪天离婚,对方会说他没有收入,那你什么都没有了,还帮人做牛做马做保姆多年。”
“他说了为什么不开joint account 原因吗?你们是夫妻,家庭财产是共同所有的,你有权利知道家庭的财务状况。感觉他不太信任你,或者他在给自己留后路。”
“他无视你的要求,因为他知道你没有退路,你也不敢离婚。他做得不对,但只有到离婚时你才能分财产。越拖得久,他越方便转移财产。所以你出去找份工作,反而是你婚姻的转机,也是在帮助你自己。”
“如果以financial abuse为理由去查账,分财产,就是真的奔着离婚去的,要想清楚,然后决定了就别犹豫,果断下手。”
“你要防备你的先生如果变心或者找到更好的和你离婚,建议你参考其他人的建议,尝试走出去,要求了解家庭收入,参与家庭经济选择。趁现在你年轻力壮,一切都来的及。”
“如果是正经发问的,那说明你对家里老公的信任已经不在了。
这种时候就可以去了解下政府免费的Help先,要不然你刷卡去找family law的律师也会被看出来不是?
还有,如果孩子已经大了,出去工作。别用孩子做借口不工作,独立的经济和独立的精神自信确实有关系。
虽然大家各种各样的为全职家庭主妇寻找价值认同,但是清官难断家务事,如果这种认同在大部分家庭没法得到,就不要强求了,就改变自己,去工作,让自己挣点钱,不要自我感动孩子缺了你不行,有孩子的工作的妈妈都艰难,但是为啥还得干呢?”
“如果还想一起过,告不了financial abuse,这种就当作家庭协商。
如果想改变现状,可以自己出去上班,让老公付钱请保姆,如果不想上班,跟他要保姆的工资一个月至少$4000劳务费,其他开销另算。你在家带孩子拿钱,存自己账户。”
还有网友分享了自己身边人的真实经历:
“你要想离婚就趁早悄悄的,我有个朋友要跟他老公离婚他老公各种不愿意,还飞回国挽留她…
概过了一年左右他老公突然同意离婚,然后她发现老公没钱等彻底离婚成功以后老公买房买车买表。”
“这位亲,我分享一个自己姐妹的真实情况。
她老公自己有生意,她全职,孩子已经10岁,在美国10年以上,用老公副卡、额度够各类生活开销,家里和娃的所有费用她老公负责。但她不知道家里真实财务状况…
房子丈夫婚前买的,全款无贷,甚至最近五年她都没过问过税表…完全相信她老公。
直到两个人最后因为其他矛盾撕逼离婚的时候,她才知道最近5年她老公报税都没有包括她,她名下一分钱存款没有,娘家贴补除外。”
这位妈妈的经历,提醒了许多全职照顾家庭的女性:在奉献的同时,也要保护自己的财务权益。
如果你正在经历类似的困境,或对家庭财务缺乏掌控感,不妨从现在开始主动了解、学习,并寻求专业建议。
澳洲有许多免费的法律援助和社区支持资源,可以帮助你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案。